
職人誌 .
山中造雨棍|忘憂之夜
當蒼穹覆上一層黑色面紗、星星亮起,情天幕裡的各種樂器也準備上場
來自三義的藝術家夫妻-黃裕欽與徐靖雯,帶來用音樂流入身心的體驗。
夜晚,拿著手搖沙鈴隨著老師擺動,
而後緩緩躺下後,聆聽頌缽音頻的震盪,
閉上眼睛,感受如水與風流動的聲響,
漸漸放下日常的疲憊與焦慮...
隔日早晨,也自己來造樂器吧!
一節一節的竹管,敲入宛如DNA螺旋體的竹籤序列,填入石頭,再細細打磨,拋光上蠟。敲打的節奏、石頭碰撞在竹籤的聲響,融於大地。
謝謝職人老師,帶給我們除了音樂的分享,更傳達了用開闊的心胸與幽默的態度生活,
希望每一把完成的雨棍,也成為每一位村民日常紓壓療癒的最佳樂器!
來自三義的藝術家夫妻-黃裕欽與徐靖雯,帶來用音樂流入身心的體驗。
夜晚,拿著手搖沙鈴隨著老師擺動,
而後緩緩躺下後,聆聽頌缽音頻的震盪,
閉上眼睛,感受如水與風流動的聲響,
漸漸放下日常的疲憊與焦慮...
隔日早晨,也自己來造樂器吧!
一節一節的竹管,敲入宛如DNA螺旋體的竹籤序列,填入石頭,再細細打磨,拋光上蠟。敲打的節奏、石頭碰撞在竹籤的聲響,融於大地。
謝謝職人老師,帶給我們除了音樂的分享,更傳達了用開闊的心胸與幽默的態度生活,
希望每一把完成的雨棍,也成為每一位村民日常紓壓療癒的最佳樂器!





